描写霓虹灯的段落,能否说说村上春树的这段文字比郭敬明的这段文字好在哪些地方?
发布时间:2023-09-09 09:50:12
題主問的是描寫。我就直接摘錄百度對于“描寫”的定義了:。
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态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叙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式。描寫的作用是再現自然景色、事物情狀,描繪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動的環境具體化。題目中的描寫,是兩段景物描寫。先看郭敬明先生的。其描寫簡述如下:。
該段落描寫的是上海。郭先叙述了主觀感受,即“沒有真實感”和“(上海)是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那麽他的目的就要描述不真實感和格格不入。一個是外在的環境,另一個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即格格不入。郭用了“霓虹燈”、“飛揚的裙角”兩個意象來撰述“不真實感”。後文一個“倒是”點出了人物的内心:他對“霓虹燈”、“裙角”的排斥和對“弄堂”的向往。接下來,他描述“弄堂”的光影變化、斑駁牆壁、穿行而過的三輪車、黃昏的鴿子。最後總結:這些曾經出現在夢裏,像出爐的糖果。
對“不真實感”的描述,就一個“霓虹燈”和“飛揚的裙角”就打發了,格格不入的感覺就這樣一筆帶過,接下來去寫“格格入”,就是人物“想看”的部分。弄堂也是上海的一部分啊!人物到底是對上海什麽感受?含含糊糊,甚至可以等于一字未提。犯了寫作上的大忌:小說一定是寫人的感情和性格的。
寫了高處的陽光,再寫弄堂的斑駁牆壁,寫巷裏穿行的三輪車,又跳回天上的鴿子。空間處理的其實還可以。但還是差了村上許多,爲什麽?下文比較時會論述到。
問題如下:。
所有的意象都不能準确地體現“不真實感”,反倒更像是增加“真實感”。如何運用簡單的拟人、誇張、比喻等修辭手法,讓“不真實感”凸顯出來,在我看來,郭敬明是不會處理的。我去上海的第一印象,就是摩天大樓鱗次栉比,高聳入雲,仿佛要把天給撐住,站在街邊,看着這些建築物,就好像自己進了巨人國,顯得如此微小。寫字樓大開的門像日本張開大口的面具,把人吞下去。我自己眼見爲實的直觀感受,都比他這般費心的寫景更能體現“不真實”。對“霓虹燈”和“裙角”用“彌漫”來修飾,可以說大緻尚可。但是陽光從“不同角度”切割世界,就顯得虛妄了。這點會在村上和郭敬明兩人描寫的比較部分叙述。最後的總結,說一切都像出爐的糖果。這是明顯的差勁的比喻。爲什麽?“出爐的糖果”估計隻有做糖果的人才知道什麽味道,什麽模樣。大部分讀者是不清楚的。比喻要生動形象,如果我把“感情變淡”這個過程描寫如下:我的感情就像盤子裏的油脂,慢慢凝固。是否會生動形象呢?缺乏實際生活上的觀察,寫作上的練習,才會導緻比喻不恰當。“不真實”和“格格不入”的個人感受,在描寫中全然沒有體現。這是最大的問題。村上的描寫簡述如下:。
文章先描寫初夏的陽光,後描述無風時的樹影,緊接着描寫四周的聲音,最後寫了天上的雲。之後,段尾寫了人物自身的感受。
外在環境是怎樣的?陽光“異常”亮麗。“異常”兩字就能讓人很有畫面感了,讀者總能想起初夏刺眼的陽光,總得用手擋在額頭才能瞧清東西。描寫“無風”,就寫樹影如同“生來”固定在地上的斑痕。寫無聲,就說“草葉的呼吸聲”也能聽見。至于中世紀銅版畫的背景這個比喻意象,百度随便搜了一下,給大家看一看吧:。
空間上,村上寫高處的陽光,形成樹影,寫四周的無風和寂靜,再寫天空。總體的順序也是由高到低再往高處的,空間處理方法和郭敬明的相同,但是我認爲比郭敬明寫得好。
在比較二人的描寫前,需要聲明的是,寫作一定是有目的性的。這是寫作的前提,倘若你這段文字寫下來,沒有任何的意義,那麽便可删去這一段。我在别的回答中也回答過這樣的問題。
村上的描寫,其目的在于借物抒情。寫陽光是正常的描寫;寫無風則是用了比喻兼帶拟人(“生來便固定于地表的斑痕”的“生來”一詞,并且營造出了某種時空交錯的氛圍,盡管這種氛圍很淡);寫無聲,則用了拟人和誇張;描寫雲絮,則用了白描和比喻。他交錯運用了白描、比喻、拟人、誇張四種描寫方法,來告訴讀者,“目力所及,都是輪廓分明的”。接着用“輪廓分明”又反襯自己“竟使我感覺自家肉體似乎成了虛無缥缈的什麽物件”。其目的就隻有一個:告訴讀者,夏天,陽光炙熱,又無風,我熱得快化掉了。而且最後對自己“熱”的描寫與之前息息相關,倘若删掉最後一句,那麽前面的描寫也無意義了。因爲小說是寫人的(金庸語)。
反觀郭敬明的描寫,開篇點名其目的,但是往後所有的描寫,都沒有把這個目的達成。這在上文評論其描寫時,就已經提到了。這就說明,要麽第一句話:“上海,怎麽聽怎麽沒有真實感。那完全就是一個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删掉,要麽後面的描寫删掉,都不會對文章有任何的影響。同樣寫陽光,郭敬明說“正午的日光從各個角度切割着世界的明暗”,看到這句就會不會想讀下去,因爲日光總是一個方向的,這是語病,而不是描寫問題了。你大可這樣寫:正午的陽光被建築物分割開來,映着世界的明暗。誇張和以建築物和陽光兩者爲對象的拟人,都可以運用到。而最後“剛出爐的糖果”,我個人認爲是郭敬明覺得“剛出爐”=新鮮,“糖果”=甜,于是就湊在一起了。所以用“剛做好的提拉米蘇”都比這個比喻好得多,至少大家知道什麽味道。
這麽一整段描寫,用了“彌漫”,算是比喻了,“陽光切割”算是拟人,再加上景物的白描。一共就用了三個修辭手法。
郭敬明用“霓虹燈”、“陽光”、“斑駁”、“明暗”、“老舊”、“黃昏”等詞的描述,至于爲什麽說他浮華,因爲以上詞彙體現了很多顔色的變化,以及時間甚至聲音上的變化,給人一種迷幻的錯覺。但追根溯源,他僅僅是在寫景而已,如果是小說,這段不寫對整個小說都沒影響。因爲郭敬明寫作時,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寫什麽。至少寫這段時,是如此的。
上文說到,兩人描寫的空間順序大緻相同。但是爲什麽我會說村上寫得好?。
因爲村上描寫的景物,具有關聯性。陽光時通過樹影來描寫的,無風也是通過樹影“固定”來描寫的,寂靜這種情況,也是通過“草葉”來描寫的。當描寫天空,實在沒有辦法用了,才另外用銅版畫的比喻來描寫。
郭敬明的描寫,則是想到什麽用什麽。陽光落進弄堂,就寫一下明暗,光影打在牆上,就想起牆面是否斑駁,巷子裏有什麽?有三輪車,就寫了上去。除了這些還有什麽?對了,鴿子!這樣的描寫給人一種大雜燴的感覺。
總的來說,郭敬明的描寫,一是沒有方向,他不知道描寫什麽,也不知道描寫是用來幹什麽的,人物與環境沒有任何聯系。二是他描寫的景物意象,都是散的,景物與景物之間,聯系也不緊密。村上就是相反的,我就不贅述了。
另外,倘若題主把作者名字摳掉,帶有國籍等甄别作者身份的詞語改頭換臉,我一定會猶豫。文風大緻上看,是相似的。但最後我仍舊判斷,第一段肯定是郭敬明寫的。最後那個“剛出爐的糖果”,肯定是給思想不成熟的學生看的描寫。不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讀者各有偏愛,其實這番讨論對不同讀者來說,是沒有意義的。站在客觀角度來說,我對這個問題應該四字回答:不置可否。
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态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叙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式。描寫的作用是再現自然景色、事物情狀,描繪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動的環境具體化。題目中的描寫,是兩段景物描寫。先看郭敬明先生的。其描寫簡述如下:。
該段落描寫的是上海。郭先叙述了主觀感受,即“沒有真實感”和“(上海)是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那麽他的目的就要描述不真實感和格格不入。一個是外在的環境,另一個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即格格不入。郭用了“霓虹燈”、“飛揚的裙角”兩個意象來撰述“不真實感”。後文一個“倒是”點出了人物的内心:他對“霓虹燈”、“裙角”的排斥和對“弄堂”的向往。接下來,他描述“弄堂”的光影變化、斑駁牆壁、穿行而過的三輪車、黃昏的鴿子。最後總結:這些曾經出現在夢裏,像出爐的糖果。
對“不真實感”的描述,就一個“霓虹燈”和“飛揚的裙角”就打發了,格格不入的感覺就這樣一筆帶過,接下來去寫“格格入”,就是人物“想看”的部分。弄堂也是上海的一部分啊!人物到底是對上海什麽感受?含含糊糊,甚至可以等于一字未提。犯了寫作上的大忌:小說一定是寫人的感情和性格的。
寫了高處的陽光,再寫弄堂的斑駁牆壁,寫巷裏穿行的三輪車,又跳回天上的鴿子。空間處理的其實還可以。但還是差了村上許多,爲什麽?下文比較時會論述到。
問題如下:。
所有的意象都不能準确地體現“不真實感”,反倒更像是增加“真實感”。如何運用簡單的拟人、誇張、比喻等修辭手法,讓“不真實感”凸顯出來,在我看來,郭敬明是不會處理的。我去上海的第一印象,就是摩天大樓鱗次栉比,高聳入雲,仿佛要把天給撐住,站在街邊,看着這些建築物,就好像自己進了巨人國,顯得如此微小。寫字樓大開的門像日本張開大口的面具,把人吞下去。我自己眼見爲實的直觀感受,都比他這般費心的寫景更能體現“不真實”。對“霓虹燈”和“裙角”用“彌漫”來修飾,可以說大緻尚可。但是陽光從“不同角度”切割世界,就顯得虛妄了。這點會在村上和郭敬明兩人描寫的比較部分叙述。最後的總結,說一切都像出爐的糖果。這是明顯的差勁的比喻。爲什麽?“出爐的糖果”估計隻有做糖果的人才知道什麽味道,什麽模樣。大部分讀者是不清楚的。比喻要生動形象,如果我把“感情變淡”這個過程描寫如下:我的感情就像盤子裏的油脂,慢慢凝固。是否會生動形象呢?缺乏實際生活上的觀察,寫作上的練習,才會導緻比喻不恰當。“不真實”和“格格不入”的個人感受,在描寫中全然沒有體現。這是最大的問題。村上的描寫簡述如下:。
文章先描寫初夏的陽光,後描述無風時的樹影,緊接着描寫四周的聲音,最後寫了天上的雲。之後,段尾寫了人物自身的感受。
外在環境是怎樣的?陽光“異常”亮麗。“異常”兩字就能讓人很有畫面感了,讀者總能想起初夏刺眼的陽光,總得用手擋在額頭才能瞧清東西。描寫“無風”,就寫樹影如同“生來”固定在地上的斑痕。寫無聲,就說“草葉的呼吸聲”也能聽見。至于中世紀銅版畫的背景這個比喻意象,百度随便搜了一下,給大家看一看吧:。
空間上,村上寫高處的陽光,形成樹影,寫四周的無風和寂靜,再寫天空。總體的順序也是由高到低再往高處的,空間處理方法和郭敬明的相同,但是我認爲比郭敬明寫得好。
在比較二人的描寫前,需要聲明的是,寫作一定是有目的性的。這是寫作的前提,倘若你這段文字寫下來,沒有任何的意義,那麽便可删去這一段。我在别的回答中也回答過這樣的問題。
村上的描寫,其目的在于借物抒情。寫陽光是正常的描寫;寫無風則是用了比喻兼帶拟人(“生來便固定于地表的斑痕”的“生來”一詞,并且營造出了某種時空交錯的氛圍,盡管這種氛圍很淡);寫無聲,則用了拟人和誇張;描寫雲絮,則用了白描和比喻。他交錯運用了白描、比喻、拟人、誇張四種描寫方法,來告訴讀者,“目力所及,都是輪廓分明的”。接着用“輪廓分明”又反襯自己“竟使我感覺自家肉體似乎成了虛無缥缈的什麽物件”。其目的就隻有一個:告訴讀者,夏天,陽光炙熱,又無風,我熱得快化掉了。而且最後對自己“熱”的描寫與之前息息相關,倘若删掉最後一句,那麽前面的描寫也無意義了。因爲小說是寫人的(金庸語)。
反觀郭敬明的描寫,開篇點名其目的,但是往後所有的描寫,都沒有把這個目的達成。這在上文評論其描寫時,就已經提到了。這就說明,要麽第一句話:“上海,怎麽聽怎麽沒有真實感。那完全就是一個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删掉,要麽後面的描寫删掉,都不會對文章有任何的影響。同樣寫陽光,郭敬明說“正午的日光從各個角度切割着世界的明暗”,看到這句就會不會想讀下去,因爲日光總是一個方向的,這是語病,而不是描寫問題了。你大可這樣寫:正午的陽光被建築物分割開來,映着世界的明暗。誇張和以建築物和陽光兩者爲對象的拟人,都可以運用到。而最後“剛出爐的糖果”,我個人認爲是郭敬明覺得“剛出爐”=新鮮,“糖果”=甜,于是就湊在一起了。所以用“剛做好的提拉米蘇”都比這個比喻好得多,至少大家知道什麽味道。
這麽一整段描寫,用了“彌漫”,算是比喻了,“陽光切割”算是拟人,再加上景物的白描。一共就用了三個修辭手法。
郭敬明用“霓虹燈”、“陽光”、“斑駁”、“明暗”、“老舊”、“黃昏”等詞的描述,至于爲什麽說他浮華,因爲以上詞彙體現了很多顔色的變化,以及時間甚至聲音上的變化,給人一種迷幻的錯覺。但追根溯源,他僅僅是在寫景而已,如果是小說,這段不寫對整個小說都沒影響。因爲郭敬明寫作時,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寫什麽。至少寫這段時,是如此的。
上文說到,兩人描寫的空間順序大緻相同。但是爲什麽我會說村上寫得好?。
因爲村上描寫的景物,具有關聯性。陽光時通過樹影來描寫的,無風也是通過樹影“固定”來描寫的,寂靜這種情況,也是通過“草葉”來描寫的。當描寫天空,實在沒有辦法用了,才另外用銅版畫的比喻來描寫。
郭敬明的描寫,則是想到什麽用什麽。陽光落進弄堂,就寫一下明暗,光影打在牆上,就想起牆面是否斑駁,巷子裏有什麽?有三輪車,就寫了上去。除了這些還有什麽?對了,鴿子!這樣的描寫給人一種大雜燴的感覺。
總的來說,郭敬明的描寫,一是沒有方向,他不知道描寫什麽,也不知道描寫是用來幹什麽的,人物與環境沒有任何聯系。二是他描寫的景物意象,都是散的,景物與景物之間,聯系也不緊密。村上就是相反的,我就不贅述了。
另外,倘若題主把作者名字摳掉,帶有國籍等甄别作者身份的詞語改頭換臉,我一定會猶豫。文風大緻上看,是相似的。但最後我仍舊判斷,第一段肯定是郭敬明寫的。最後那個“剛出爐的糖果”,肯定是給思想不成熟的學生看的描寫。不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讀者各有偏愛,其實這番讨論對不同讀者來說,是沒有意義的。站在客觀角度來說,我對這個問題應該四字回答:不置可否。
以上就是描寫霓虹燈的段落,能否說說村上春樹的這段文字比郭敬明的這段文字好在哪些地方?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题主问的是描写。我就直接摘录百度对于“描写”的定义了:。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题目中的描写,是两段景物描写。先看郭敬明先生的。其描写简述如下:。
该段落描写的是上海。郭先叙述了主观感受,即“没有真实感”和“(上海)是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那么他的目的就要描述不真实感和格格不入。一个是外在的环境,另一个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即格格不入。郭用了“霓虹灯”、“飞扬的裙角”两个意象来撰述“不真实感”。后文一个“倒是”点出了人物的内心:他对“霓虹灯”、“裙角”的排斥和对“弄堂”的向往。接下来,他描述“弄堂”的光影变化、斑驳墙壁、穿行而过的三轮车、黄昏的鸽子。最后总结:这些曾经出现在梦里,像出炉的糖果。
对“不真实感”的描述,就一个“霓虹灯”和“飞扬的裙角”就打发了,格格不入的感觉就这样一笔带过,接下来去写“格格入”,就是人物“想看”的部分。弄堂也是上海的一部分啊!人物到底是对上海什么感受?含含糊糊,甚至可以等于一字未提。犯了写作上的大忌:小说一定是写人的感情和性格的。
写了高处的阳光,再写弄堂的斑驳墙壁,写巷里穿行的三轮车,又跳回天上的鸽子。空间处理的其实还可以。但还是差了村上许多,为什么?下文比较时会论述到。
问题如下:。
所有的意象都不能准确地体现“不真实感”,反倒更像是增加“真实感”。如何运用简单的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让“不真实感”凸显出来,在我看来,郭敬明是不会处理的。我去上海的第一印象,就是摩天大楼鳞次栉比,高耸入云,仿佛要把天给撑住,站在街边,看着这些建筑物,就好像自己进了巨人国,显得如此微小。写字楼大开的门像日本张开大口的面具,把人吞下去。我自己眼见为实的直观感受,都比他这般费心的写景更能体现“不真实”。对“霓虹灯”和“裙角”用“弥漫”来修饰,可以说大致尚可。但是阳光从“不同角度”切割世界,就显得虚妄了。这点会在村上和郭敬明两人描写的比较部分叙述。最后的总结,说一切都像出炉的糖果。这是明显的差劲的比喻。为什么?“出炉的糖果”估计只有做糖果的人才知道什么味道,什么模样。大部分读者是不清楚的。比喻要生动形象,如果我把“感情变淡”这个过程描写如下:我的感情就像盘子里的油脂,慢慢凝固。是否会生动形象呢?缺乏实际生活上的观察,写作上的练习,才会导致比喻不恰当。“不真实”和“格格不入”的个人感受,在描写中全然没有体现。这是最大的问题。村上的描写简述如下:。
文章先描写初夏的阳光,后描述无风时的树影,紧接着描写四周的声音,最后写了天上的云。之后,段尾写了人物自身的感受。
外在环境是怎样的?阳光“异常”亮丽。“异常”两字就能让人很有画面感了,读者总能想起初夏刺眼的阳光,总得用手挡在额头才能瞧清东西。描写“无风”,就写树影如同“生来”固定在地上的斑痕。写无声,就说“草叶的呼吸声”也能听见。至于中世纪铜版画的背景这个比喻意象,百度随便搜了一下,给大家看一看吧:。
空间上,村上写高处的阳光,形成树影,写四周的无风和寂静,再写天空。总体的顺序也是由高到低再往高处的,空间处理方法和郭敬明的相同,但是我认为比郭敬明写得好。
在比较二人的描写前,需要声明的是,写作一定是有目的性的。这是写作的前提,倘若你这段文字写下来,没有任何的意义,那么便可删去这一段。我在别的回答中也回答过这样的问题。
村上的描写,其目的在于借物抒情。写阳光是正常的描写;写无风则是用了比喻兼带拟人(“生来便固定于地表的斑痕”的“生来”一词,并且营造出了某种时空交错的氛围,尽管这种氛围很淡);写无声,则用了拟人和夸张;描写云絮,则用了白描和比喻。他交错运用了白描、比喻、拟人、夸张四种描写方法,来告诉读者,“目力所及,都是轮廓分明的”。接着用“轮廓分明”又反衬自己“竟使我感觉自家肉体似乎成了虚无缥缈的什么物件”。其目的就只有一个:告诉读者,夏天,阳光炙热,又无风,我热得快化掉了。而且最后对自己“热”的描写与之前息息相关,倘若删掉最后一句,那么前面的描写也无意义了。因为小说是写人的(金庸语)。
反观郭敬明的描写,开篇点名其目的,但是往后所有的描写,都没有把这个目的达成。这在上文评论其描写时,就已经提到了。这就说明,要么第一句话:“上海,怎么听怎么没有真实感。那完全就是一个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删掉,要么后面的描写删掉,都不会对文章有任何的影响。同样写阳光,郭敬明说“正午的日光从各个角度切割着世界的明暗”,看到这句就会不会想读下去,因为日光总是一个方向的,这是语病,而不是描写问题了。你大可这样写:正午的阳光被建筑物分割开来,映着世界的明暗。夸张和以建筑物和阳光两者为对象的拟人,都可以运用到。而最后“刚出炉的糖果”,我个人认为是郭敬明觉得“刚出炉”=新鲜,“糖果”=甜,于是就凑在一起了。所以用“刚做好的提拉米苏”都比这个比喻好得多,至少大家知道什么味道。
这么一整段描写,用了“弥漫”,算是比喻了,“阳光切割”算是拟人,再加上景物的白描。一共就用了三个修辞手法。
郭敬明用“霓虹灯”、“阳光”、“斑驳”、“明暗”、“老旧”、“黄昏”等词的描述,至于为什么说他浮华,因为以上词汇体现了很多颜色的变化,以及时间甚至声音上的变化,给人一种迷幻的错觉。但追根溯源,他仅仅是在写景而已,如果是小说,这段不写对整个小说都没影响。因为郭敬明写作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至少写这段时,是如此的。
上文说到,两人描写的空间顺序大致相同。但是为什么我会说村上写得好?。
因为村上描写的景物,具有关联性。阳光时通过树影来描写的,无风也是通过树影“固定”来描写的,寂静这种情况,也是通过“草叶”来描写的。当描写天空,实在没有办法用了,才另外用铜版画的比喻来描写。
郭敬明的描写,则是想到什么用什么。阳光落进弄堂,就写一下明暗,光影打在墙上,就想起墙面是否斑驳,巷子里有什么?有三轮车,就写了上去。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对了,鸽子!这样的描写给人一种大杂烩的感觉。
总的来说,郭敬明的描写,一是没有方向,他不知道描写什么,也不知道描写是用来干什么的,人物与环境没有任何联系。二是他描写的景物意象,都是散的,景物与景物之间,联系也不紧密。村上就是相反的,我就不赘述了。
另外,倘若题主把作者名字抠掉,带有国籍等甄别作者身份的词语改头换脸,我一定会犹豫。文风大致上看,是相似的。但最后我仍旧判断,第一段肯定是郭敬明写的。最后那个“刚出炉的糖果”,肯定是给思想不成熟的学生看的描写。不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读者各有偏爱,其实这番讨论对不同读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站在客观角度来说,我对这个问题应该四字回答:不置可否。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题目中的描写,是两段景物描写。先看郭敬明先生的。其描写简述如下:。
该段落描写的是上海。郭先叙述了主观感受,即“没有真实感”和“(上海)是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那么他的目的就要描述不真实感和格格不入。一个是外在的环境,另一个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即格格不入。郭用了“霓虹灯”、“飞扬的裙角”两个意象来撰述“不真实感”。后文一个“倒是”点出了人物的内心:他对“霓虹灯”、“裙角”的排斥和对“弄堂”的向往。接下来,他描述“弄堂”的光影变化、斑驳墙壁、穿行而过的三轮车、黄昏的鸽子。最后总结:这些曾经出现在梦里,像出炉的糖果。
对“不真实感”的描述,就一个“霓虹灯”和“飞扬的裙角”就打发了,格格不入的感觉就这样一笔带过,接下来去写“格格入”,就是人物“想看”的部分。弄堂也是上海的一部分啊!人物到底是对上海什么感受?含含糊糊,甚至可以等于一字未提。犯了写作上的大忌:小说一定是写人的感情和性格的。
写了高处的阳光,再写弄堂的斑驳墙壁,写巷里穿行的三轮车,又跳回天上的鸽子。空间处理的其实还可以。但还是差了村上许多,为什么?下文比较时会论述到。
问题如下:。
所有的意象都不能准确地体现“不真实感”,反倒更像是增加“真实感”。如何运用简单的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让“不真实感”凸显出来,在我看来,郭敬明是不会处理的。我去上海的第一印象,就是摩天大楼鳞次栉比,高耸入云,仿佛要把天给撑住,站在街边,看着这些建筑物,就好像自己进了巨人国,显得如此微小。写字楼大开的门像日本张开大口的面具,把人吞下去。我自己眼见为实的直观感受,都比他这般费心的写景更能体现“不真实”。对“霓虹灯”和“裙角”用“弥漫”来修饰,可以说大致尚可。但是阳光从“不同角度”切割世界,就显得虚妄了。这点会在村上和郭敬明两人描写的比较部分叙述。最后的总结,说一切都像出炉的糖果。这是明显的差劲的比喻。为什么?“出炉的糖果”估计只有做糖果的人才知道什么味道,什么模样。大部分读者是不清楚的。比喻要生动形象,如果我把“感情变淡”这个过程描写如下:我的感情就像盘子里的油脂,慢慢凝固。是否会生动形象呢?缺乏实际生活上的观察,写作上的练习,才会导致比喻不恰当。“不真实”和“格格不入”的个人感受,在描写中全然没有体现。这是最大的问题。村上的描写简述如下:。
文章先描写初夏的阳光,后描述无风时的树影,紧接着描写四周的声音,最后写了天上的云。之后,段尾写了人物自身的感受。
外在环境是怎样的?阳光“异常”亮丽。“异常”两字就能让人很有画面感了,读者总能想起初夏刺眼的阳光,总得用手挡在额头才能瞧清东西。描写“无风”,就写树影如同“生来”固定在地上的斑痕。写无声,就说“草叶的呼吸声”也能听见。至于中世纪铜版画的背景这个比喻意象,百度随便搜了一下,给大家看一看吧:。
空间上,村上写高处的阳光,形成树影,写四周的无风和寂静,再写天空。总体的顺序也是由高到低再往高处的,空间处理方法和郭敬明的相同,但是我认为比郭敬明写得好。
在比较二人的描写前,需要声明的是,写作一定是有目的性的。这是写作的前提,倘若你这段文字写下来,没有任何的意义,那么便可删去这一段。我在别的回答中也回答过这样的问题。
村上的描写,其目的在于借物抒情。写阳光是正常的描写;写无风则是用了比喻兼带拟人(“生来便固定于地表的斑痕”的“生来”一词,并且营造出了某种时空交错的氛围,尽管这种氛围很淡);写无声,则用了拟人和夸张;描写云絮,则用了白描和比喻。他交错运用了白描、比喻、拟人、夸张四种描写方法,来告诉读者,“目力所及,都是轮廓分明的”。接着用“轮廓分明”又反衬自己“竟使我感觉自家肉体似乎成了虚无缥缈的什么物件”。其目的就只有一个:告诉读者,夏天,阳光炙热,又无风,我热得快化掉了。而且最后对自己“热”的描写与之前息息相关,倘若删掉最后一句,那么前面的描写也无意义了。因为小说是写人的(金庸语)。
反观郭敬明的描写,开篇点名其目的,但是往后所有的描写,都没有把这个目的达成。这在上文评论其描写时,就已经提到了。这就说明,要么第一句话:“上海,怎么听怎么没有真实感。那完全就是一个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删掉,要么后面的描写删掉,都不会对文章有任何的影响。同样写阳光,郭敬明说“正午的日光从各个角度切割着世界的明暗”,看到这句就会不会想读下去,因为日光总是一个方向的,这是语病,而不是描写问题了。你大可这样写:正午的阳光被建筑物分割开来,映着世界的明暗。夸张和以建筑物和阳光两者为对象的拟人,都可以运用到。而最后“刚出炉的糖果”,我个人认为是郭敬明觉得“刚出炉”=新鲜,“糖果”=甜,于是就凑在一起了。所以用“刚做好的提拉米苏”都比这个比喻好得多,至少大家知道什么味道。
这么一整段描写,用了“弥漫”,算是比喻了,“阳光切割”算是拟人,再加上景物的白描。一共就用了三个修辞手法。
郭敬明用“霓虹灯”、“阳光”、“斑驳”、“明暗”、“老旧”、“黄昏”等词的描述,至于为什么说他浮华,因为以上词汇体现了很多颜色的变化,以及时间甚至声音上的变化,给人一种迷幻的错觉。但追根溯源,他仅仅是在写景而已,如果是小说,这段不写对整个小说都没影响。因为郭敬明写作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至少写这段时,是如此的。
上文说到,两人描写的空间顺序大致相同。但是为什么我会说村上写得好?。
因为村上描写的景物,具有关联性。阳光时通过树影来描写的,无风也是通过树影“固定”来描写的,寂静这种情况,也是通过“草叶”来描写的。当描写天空,实在没有办法用了,才另外用铜版画的比喻来描写。
郭敬明的描写,则是想到什么用什么。阳光落进弄堂,就写一下明暗,光影打在墙上,就想起墙面是否斑驳,巷子里有什么?有三轮车,就写了上去。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对了,鸽子!这样的描写给人一种大杂烩的感觉。
总的来说,郭敬明的描写,一是没有方向,他不知道描写什么,也不知道描写是用来干什么的,人物与环境没有任何联系。二是他描写的景物意象,都是散的,景物与景物之间,联系也不紧密。村上就是相反的,我就不赘述了。
另外,倘若题主把作者名字抠掉,带有国籍等甄别作者身份的词语改头换脸,我一定会犹豫。文风大致上看,是相似的。但最后我仍旧判断,第一段肯定是郭敬明写的。最后那个“刚出炉的糖果”,肯定是给思想不成熟的学生看的描写。不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读者各有偏爱,其实这番讨论对不同读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站在客观角度来说,我对这个问题应该四字回答:不置可否。
以上就是描写霓虹灯的段落,能否说说村上春树的这段文字比郭敬明的这段文字好在哪些地方?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春日的暖阳照耀着大地大地母亲用那宽厚的手掌把她的宠儿们骄傲地高高地擎起宛如一枝枝高擎的画笔饱蘸着生命的色彩给生活涂抹着温馨的春意那画笔上饱蘸的嫩绿饱含...[全文阅读]
描写雨唯美的诗句,有什么描写环境很美的,很有意境的句子,或古诗词?
01.。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苏轼·《如梦令》。清新明快,语调亲切,。如山间的一湾清泉,如林间的一道松...[全文阅读]
对张家界的描写,张家界武陵源:不悔经行处,只恨太匆匆,诗画中国。
张家界武陵源,诗画中国。“千丈绝壁挂金松,万尺深涧锁玉龙。百仗留得佳话在,两壁对插白云中。“。这首不知名的作者所做的描写张家界的诗,恰是我这两天游览张家界的最...[全文阅读]
1、夏天还没打算离去。冬天也没准备好到来。所以,秋天来了。2、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门。3、春华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4、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5、希望九月好运...[全文阅读]
深秋的深夜,薄薄的水雾乖乖地布在薄薄的玻璃窗上,印上手印数我们的缘分,细纹密密满是分离,没有哪怕是一条淡淡的相聚。街对面固定的角度有一串固定的灯笼,固定的灯笼注...[全文阅读]
练习跨栏有几个需要重视的地方。1.拉韧带,韧带好才能够更好的完成跨栏动作。2.摆臂练习,大部分人一开始练习跨栏都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起跨腿的异侧手不知道往哪儿放,到...[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