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发布时间:2021-11-08 08:52:37
出自唐代岑參的《暮秋山行》
疲馬卧長坂,夕陽下通津。山風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蒼旻霁涼雨,石路無飛塵。
千念集暮節,萬籁悲蕭辰。
鶗鴂昨夜鳴,蕙草色已陳。
況在遠行客,自然多苦辛。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疲憊的馬兒睡卧在長長的山坡上,太陽已經落到水面上。山中的秋風吹進空寂的樹林,樹葉飒飒作響,好像有人進入林中。蒼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的雨,青石的路面沒有了灰塵。千萬種念頭,都在這傍晚出現在腦海,萬物的聲音都在蕭瑟的清晨悲鳴。鶗鴂昨晚還在鳴叫,蕙草已經開始枯萎。何況我這遠行的異鄉人,自然就會有很多艱苦的辛酸。
注釋
⑴飒飒(sà):風聲。
⑵旻(mín):天空。此處指秋季的天。
⑶鶗鴂(tíjué):亦作“鶗鴃”,即杜鵑鳥。
【賞析】
詩的開頭就以“馬”“長坂”寫山行,但并非寫山間行走,而是寫山間停歇。而且這種停歇又并非那種充滿雅緻逸興的停歇,而是“疲卧”,以馬的疲于山行,襯托了人的倦于奔波。接着,又以渡口西沉的斜陽來烘托詩人的心境。
詩的下面四句寫“暮秋”,是山行的環境。“山風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兩句先以風吹空林來表現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實則無人來襯托林的“空”,幽深靜寂的環境寫得十分生動。“如有人” 的比喻,更加反襯出樹林的空寂。“蒼旻霁涼雨,石路無飛塵”,正值秋日涼雨初霁,路上行塵不起。前兩句從左右,這兩句從上下将山間景色點染得更爲幽靜空寂。這四句所寫的山色極其生動逼真,使人如臨其境,就其本身而言,如唐代殷璠所說,是“宜稱幽緻”的,然而在此時此地,它所映襯的卻是詩人空虛惆怅的心境。詩人之所以“卧”,并非由于山色幽雅宜人,而是由于千般煩惱與愁緒集于一身,是由于“疲”。由“千念”一轉,寫所感。此時正是歲暮時節,而迎蕭瑟秋風,詩人百感交集,而其感情基調則是一“悲”字。以“千念”統領,說明詩人感觸很多,這一切都由“暮節”而引發。“萬籁”表明其聲響之多,然而這一切音響隻能越發觸動詩人悲愁心緒。客觀環境中的“萬籁”,反襯主觀心境中的“千念”。
“鶗鴂昨夜鳴,蕙草色已陳”,在這裏,詩人用屈原詩意,以鶗鴂已鳴,芳草色陳,比喻盛時已過,年歲漸高,抱負難以施展;流露出對歲月,實際是對自身處境的深深憂慮。詩的最後兩句在上文的基礎上,又進一步說明自己的處境:歲月已晚,而自己仍在異鄉漂泊奔波。“遠行”二字呼應題目“山行”,表現此行之遙遠艱辛,同時暗示出遠行奔波之毫無成就。詩人所疲于山行的原因,就在詩的這四句中說明了;而“苦辛”二字則爲“暮秋山行”作了總的歸結。 将暮秋景色與山行所感緊密結合,使之相互襯托,從而突出了詩人倦于仕途奔波的心境。其中寫山色四句,語句清新自然,描繪生動傳神,意境幽遠凄清,與全詩格調極爲和諧。
- 蒼旻霁涼雨,石路無飛塵。 相關内容:
- 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
- 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皲裂而不知。
- 猶餘雪霜态,未肯十分紅。
-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 對秋深,離恨苦,數夜滿庭風雨。
- 岸雨過城頭,黃鹂上戍樓。
- 和氣吹綠野,梅雨灑芳田。
- 草木行列,煙消日出。
-
詩詞名句
以上就是蒼旻霁涼雨,石路無飛塵。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出自唐代岑参的《暮秋山行》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疲惫的马儿睡卧在长长的山坡上,太阳已经落到水面上。山中的秋风吹进空寂的树林,树叶飒飒作响,好像有人进入林中。苍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的雨,青石的路面没有了灰尘。千万种念头,都在这傍晚出现在脑海,万物的声音都在萧瑟的清晨悲鸣。鶗鴂昨晚还在鸣叫,蕙草已经开始枯萎。何况我这远行的异乡人,自然就会有很多艰苦的辛酸。
注释
⑴飒飒(sà):风声。
⑵旻(mín):天空。此处指秋季的天。
⑶鶗鴂(tíjué):亦作“鶗鴃”,即杜鹃鸟。
【赏析】
诗的开头就以“马”“长坂”写山行,但并非写山间行走,而是写山间停歇。而且这种停歇又并非那种充满雅致逸兴的停歇,而是“疲卧”,以马的疲于山行,衬托了人的倦于奔波。接着,又以渡口西沉的斜阳来烘托诗人的心境。
诗的下面四句写“暮秋”,是山行的环境。“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两句先以风吹空林来表现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实则无人来衬托林的“空”,幽深静寂的环境写得十分生动。“如有人” 的比喻,更加反衬出树林的空寂。“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正值秋日凉雨初霁,路上行尘不起。前两句从左右,这两句从上下将山间景色点染得更为幽静空寂。这四句所写的山色极其生动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就其本身而言,如唐代殷璠所说,是“宜称幽致”的,然而在此时此地,它所映衬的却是诗人空虚惆怅的心境。诗人之所以“卧”,并非由于山色幽雅宜人,而是由于千般烦恼与愁绪集于一身,是由于“疲”。由“千念”一转,写所感。此时正是岁暮时节,而迎萧瑟秋风,诗人百感交集,而其感情基调则是一“悲”字。以“千念”统领,说明诗人感触很多,这一切都由“暮节”而引发。“万籁”表明其声响之多,然而这一切音响只能越发触动诗人悲愁心绪。客观环境中的“万籁”,反衬主观心境中的“千念”。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在这里,诗人用屈原诗意,以鶗鴂已鸣,芳草色陈,比喻盛时已过,年岁渐高,抱负难以施展;流露出对岁月,实际是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诗的最后两句在上文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处境:岁月已晚,而自己仍在异乡漂泊奔波。“远行”二字呼应题目“山行”,表现此行之遥远艰辛,同时暗示出远行奔波之毫无成就。诗人所疲于山行的原因,就在诗的这四句中说明了;而“苦辛”二字则为“暮秋山行”作了总的归结。 将暮秋景色与山行所感紧密结合,使之相互衬托,从而突出了诗人倦于仕途奔波的心境。其中写山色四句,语句清新自然,描绘生动传神,意境幽远凄清,与全诗格调极为和谐。
-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相关内容:
- 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
-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 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风雨。
-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 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
诗词名句
以上就是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上一篇: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下一篇: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喜欢名言名句就经常来哦!
热门名言名句
精选名言名句
- “雨歇梧桐泪乍收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 “月去疏帘才数尺
- 诗句“总是愁媒
- “海燕未来人斗草
-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
-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 中华好诗词|骚人可煞无情思
- “长使英雄泪满襟
-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
-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何事东君
- 蘼芜盈手泣斜晖
- 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
- 盈盈一点芳心
- 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翦重云。
-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
-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
-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
-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
- 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 自与东君作别
- “可能无意传双蝶